欢迎光临-挂靠网-建筑英才网
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最专业的建筑资讯媒体

上海某建工集团推行“息岗”制度说明了什么

挂靠网

上海某建工集团推行"息岗"制度,集中反映了在当前建筑行业面临下行压力时,企业为"降本增效"所采取的一种柔性人员调整策略。这不仅是单个企业的个别行为,也折射出整个行业在"项目少人多"的困境下的某种无奈。

严查挂证.jpg

🏗️ 什么是"息岗"制度

根据网络流传的《人员息岗管理办法及薪资核算办法》,"息岗"制度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
  • 适用情况:当公司出现"项目少人多",对富余出来的人员采取"息岗"制度。

  • 实质:员工回家,暂时降薪留职。这与之前一些企业出现的"待岗"或"人才沉淀池"情况类似。

  • 待遇变化

    • 薪资大幅降低:息岗期间仅发放基本生活费,这笔钱通常接近或等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

    • 社保缴纳:公司会继续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,但个人缴纳部分仍要从本就不多的生活费中扣除,导致员工实际到手收入非常微薄。

  • 未来不确定性:对于息岗员工是等有新项目后重返岗位,还是可能在息岗一段时间后面临劳动合同的解除,目前存在不确定性。

🔍 制度背后的原因与信号

这一制度的推出,背后有多重因素值得关注:

  • 行业寒冬的直接反映:房地产红利消退,基建投资放缓,使许多传统建筑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-3。即使是一些经常能承接项目的大型企业,也同样感受到了经营压力。

  • 企业规避直接裁员的策略:作为大型国有企业,在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稳定方面有较大压力,大规模直接裁员通常不是首选。因此,"息岗"成为一种在不直接裁员的前提下,柔性降低人力成本的尝试。有分析认为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"变相逼离"的倾向,即希望部分员工在难以忍受低收入的情况下"自愿"离职,从而规避支付经济补偿金。

  • 对员工心态和未来的试探:对于年轻且负担较轻的员工,长期息岗难以维持生计,可能会主动寻求其他出路;而对于临近退休的员工,息岗可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过渡性安排。

⚖️ 潜在的法律风险与员工应对

"息岗"制度在合法合规性上存在需要审视的地方:

  • 合法性前提:安排员工"息岗"并非企业可随意行使的单方权利。司法实践普遍认为,其合法性前提是企业确实达到了停工停产的严重程度。如果企业正常经营却针对个别劳动者强制"息岗",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待岗。

  • "变相逼离"的风险:如果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增加一些苛刻条款(如要求定期报到等),则可能被视为以一种温和的方式"逼迫"员工主动离职,从而规避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责任。

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正面临"息岗"安排,可以关注以下几点:

  1. 判断合法性:核实公司是否确实因经营困难或项目停工而安排息岗。如果公司其他业务仍在正常运转,却单独对你实施息岗,其合法性可能存疑。

  2. 保留所有证据:妥善保管《息岗通知书》、工资条、社保缴纳记录以及与公司沟通的所有文件,这些都是未来维权的重要依据。

  3. 了解自身权益:即使处于息岗状态,你仍有权利获得不低于当地规定标准的生活费,并且社会保险应依法连续缴纳。

  4. 慎重签署文件:在完全理解文件内容并认可其条件前,不要轻易签署任何协议,特别是《待岗协议书》或离职相关文件。

  5. 寻求专业帮助:如果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,可以咨询当地劳动监察大队,或申请劳动仲裁。

💎 总结

总的来说,上海某建工集团的"息岗"制度,更像是一面多棱镜:

  • 对于企业,这是在行业寒冬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

  • 对于行业,这是建筑市场下行压力传导至用工领域的一个显著信号

  • 对于员工,则意味着收入锐减和职业发展的巨大不确定性,需要谨慎应对。

以上就是关于《上海某建工集团推行“息岗”制度说明了什么》的全部内容。通过本文,我们了解到关于挂靠的一点经验。想了解更多挂靠人才、建筑人才、招聘相关信息资讯,请持续关注《挂靠网》!在这里,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挂靠网-建筑英才网 » 上海某建工集团推行“息岗”制度说明了什么

挂靠网-建筑英才网-提供最新建筑资讯

提供建筑行业资讯、挂靠业务对接、考证资讯、招聘简历对接等...

联系我们联系我们